從「被出賣的台灣」到「斯卡羅」
獨派所謂的「台灣主體性」
竟都建立在美日對台的侵略殖民
並將帝國主義的染指美化為「被看見」
進而特別鍾情西方人「福爾摩沙」的讚詠
渴望著「被發現」而擁有想像的「主體性」
美籍法裔掮客李仙得
發揮西方列強巧取豪奪的本領
替洋商出面與琅嶠原住民搞出的「南岬之盟」
被獨派捧為台灣「國際人格」之始
實則由此開啟美日殖民台灣的陰謀
更由李仙得帶領日軍利用牡丹社事件攻台
出賣原住民對他的信任
「台灣」成為集體社會的概念
本源自明鄭和清廷在台設立府縣
及大陸閩粵二省大批移民入島開墾
這些大陸人也正是多數獨派人的祖先
台灣要獨立脫離中國
說到底需要的是實力
但獨派卻因實力不足 轉而走火入魔拼接歷史
為了割裂台灣與大陸 刻意擴大渲染原住民部落個案
結果卻又合理化美日的侵略
對清廷因尊重原住民自治而不多加管理反而否定
說白了就是服膺霸權
「只要你有本事征服我 我就認你」
不論是「斯卡羅」中心人物李仙得
或是「被出賣的台灣」作者葛超智
獨派對這兩個美國人都有莫名的依戀
像是哀嘆由李仙得引進的日本最終仍被中國驅逐
不甘二二八時期葛超智提出的美國託管台灣未成
所謂「台灣主體性」其實無非就是「去中國化」
可以接受美日殖民 甚至高度崇日媚美
但就是不願做中國人 就是要砍掉中國的一切
然而如果這套論述成立
獨派實際成了霸權主義的擁護者
美日擁有船堅炮利 以及建立在霸權上的「文明」
於是台灣便願意成為他們的扈從
渴求美日「發現」、「看見」台灣
那麼這樣一來
只要大陸也拿出實力統一台灣
台灣自然就歸順大陸
這便是根據最沒資格用實力說話的「台獨」邏輯
得出的「台獨」最真實的內心話